從她一出生起,以聽力訓練為主,沒有使用任何教材,直接用英文跟她說話,每天會放英文歌給她聽,我因為上班,除了假日,和她說話的時間不長,不過只要一有機會說給她聽,九成都使用英文,一直到她開始能以表情或動作回應大人時(不到六個月),才確定了她能同時聽懂中英文,一直到滿一歲時,終於聽到她會主動說一些英文字,心想著:不久她就能和我英文對話了。
1歲到兩歲以前我跟她說英文的時間仍然不變,仍不用教材,她漸能聽懂的句子也比較複雜一些,也開始會回我yes或no的問句,問她Who, what, where, how, which等問句,她會用關鍵字回答,不過大環境是中文,她的個性又內向,話很少,除非我和她互動,只要我跟她說英文,她都會以英文回應,聽力是逐日進步的。
兩歲時剛好是我最忙碌時,相處時間變少,我怕說話時間不夠,開始搭配整套由淺入深的英文故事讀本教她 (共有36本),最後一本大概是台灣高中英文程度。目標是一天一頁,有時我累癱了就沒教,教自己小孩反而無法像教學生一樣有規律。因為她已有聽力基礎,教讀本時不需特別技巧,每頁文字都有對照的圖畫,我會先用英文介紹圖裡的人事物及發生的事,再指著每個文字並唸整頁給她聽,之後換她讀給我聽,因為沒有間斷,她能認讀的單字越來越多,閱讀速度也越來越快,不需要懂文法及句構就能懂每頁故事的細節,我也會利用故事主題來和她對話互動,激發她的表達能力。
就這樣持續到四歲,這時已能用完整的句子回應我了,不過學習時機仍然是斷斷續續‧和她英文對話的頻率也降低,讀本有空就教,沒空就算了,這樣也讀了十幾本,後來我越來越忙已影響她的學習進度,只好給別人教了,五歲時讓她讀全美語幼兒園,由於她是插班生,之前從未上過老外的課,老師本來擔心她會聽不懂,第一天我去學校接她時,老師吃驚的說:「妳女兒都聽得懂ㄟ,連外籍老師們下課在討論的事她都聽得懂,在一旁聽還會做回應,真的不能講她壞話ㄟ!」聽到以後,我終於放心之前沒有白教她了。
不過我只讓她上了一個學期,因為發現這一學期下來,女兒說英文的方式及腔調竟然變成台式英文,說出來的單字發音及重音位置經常錯誤百出,甚至讓我誤解,不如以前流利,於是我開始懷疑老師出了問題,一個班有兩個老師帶,一個中籍一個外籍,依經驗判斷,中籍老師的發音可能有問題,她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比較久而有了影響,另外,當初看到女兒那班的外籍老師是台灣臉孔,校方說她是ABC(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),通常礙於語言溝通的問題,外籍老師不出面與家長溝通,我不疑有它,但眼看女兒口語退步,一直沒有道地的口吻,開始懷疑老師不是ABC,於是我藉故晚到,親自送女兒進教室,之後待在外面一會兒聽聽這位ABC講課的聲音,怎麼聽都聽不出她有道地的美語腔,我可以確定我受騙了。其實如果老師不好,我大可以要求轉班,我在意的是校方不誠實,當然不可能再讀了,後來又繼續忙,沒空再找全美語幼稚園了,還是自己教,只上一般傳統幼稚園。
自己教,就怕別人教錯,也拖慢了學習進度。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期間教她的時間少得可憐,除了一週一次繼續教讀本以外,我訂了一套兒童美語月刊,讓她每月收到月刊自己讀並聽內附的電腦光碟或CD,就是放牛吃草,每次我用英文交談,她就回我中文,其實這也很正常,當小孩到了小學懂事之後,就會思考:「明明母語是中文,幹嘛要我講英文」,於是配合度變低,不像幼兒期那樣言聽計從,所以,嬰幼兒學外語的模仿力最強、配合度最高。
等她四年級了,我比較有空,才驚覺她閱讀及口語退步,以前會的單字忘了一堆,聽力還好。於是帶著彌補罪過的心情,從她退步的地方開始加強,並加入自然發音、文法句構、會話等全套教材,從四年級到六年級就教得比較勤了,六年級畢業全套學完了,大概有高中的英文程度,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對學生說:外語學習的時段要規律且不可中斷。
上了國中她發現英文課太簡單,我挑選了更深的讀本讓她讀,有空就讓她上網找免費的聽力習題作練習,也開始教她英文寫作。不幸的是,自從上了國中,每天光是寫功課和讀小考範圍就搞到晚上10點多,洗個澡準備睡覺就十一二點,只有週六她才有空讀課外英文,此時和她英文對話的機率剩下三成。有時為了補強較弱的科目或準備段考,連週六也沒時間讀。當時學校英語課仍然和過去一樣強調文法,上課沒聽說練習,但段考會測試聽力,問題是平常根本沒訓練聽力,要如何培養聽力?
還好女兒有以前的底子,就算學校沒訓練,她也沒差,但是課業壓力已經嚴重壓縮她讀課外英文的時間了,暑假完她要升國三了,我有空教、她卻沒空學。後來計畫將來留學,於是規劃了一套青少年托福實力養成的課程,以考上托福及留學為目標,本來是希望外面能有青少年托福實力培養的長期課程,給別人教,因擔任主管,實在太忙,但訪查了很久,外面很少有這樣的課,而且不夠專業,只好自己教了。
托福考的內容主要是學術美語,測試是否能流利使用日常美語及校園美語,是否能聽懂教授講課、和同學討論、表達意見、台上發表、申請各種需求、與人溝通無礙、讀懂課文及考題、寫報告或文章…等等考驗你在美國生活及求學的能力。所以有聽說讀寫四大項的應用能力整合測驗,考題相當靈活,如果沒有真正的實力,K考試技巧是沒用的,高中畢後女兒順利留美。
從我教女兒及其他眾多學生的經驗,可以歸納幾個心得:
1. 學外語絕對是越早越有優勢
a. 通常年紀越小能接觸及學習的時間越多,從國中開始時間會逐漸被壓縮,出社會後更嚴重,經常因工作忙碌而中斷,越晚學習者阻礙越多。
b. 年紀越小聽說學習效果越好,因為模仿力較強、口腔肌肉尚未定型,說外語的意願及配合度較高。
2. 學外語首重持之以恆
如沒有規律性的持續學習,將拖累學習進度及效果,而延緩達成目標的時間。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忘掉前面學過的一切,我在美國時和一位教授聊天,他談到年輕時曾來台灣用中文傳教,待了兩年,但是回國後一直沒有使用中文也未持續學習,現在他全忘光了。當外語底子還不夠就中斷學習,便會有這種情況發生,等於是前功盡棄。
3. 接觸外語要越密集越好,比較不容易忘記所學
如果一週只有7小時能研讀英語,最好排一天一小時;如果是10小時,則可以其中一天排1小時,其餘6天每天排1.5小時。依此類推,目標是每天都要接觸,這就是密集學習模式。實在無法每天,那就盡量不要間隔太久,越近越好。
4. 跟對老師很重要
a.. 老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,老師的示範必須是正確的,否則就誤人子弟。
b. 好老師能夠激發你的學習興趣,反之會讓你恨英語一輩子。
c. 重點不是去哪裡學比較好,而是跟哪個老師學,真正厲害的老師可以讓你上課就記牢、容易聽懂、教你訣竅、有趣、讓你全程專注,縮短你的學習時間。
d. 英語能力強跟教學能力好是兩回事,會英語的人不見得會教英語,他(她)也不見得能了解你的問題,經驗豐富更重要喔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